2)第151章 央视报道_科技翻译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道我们占多少镜头。”

  只看到电视上焦点访谈的主持人,露出标志性的笑容说道:“我国每年有600万左右的患者等待角膜移植。

  但每年捐赠的角膜却只有一万枚左右,捐赠人员才有5000人左右。

  据权威人士介绍,有90%以上角膜缺陷引起失明的患者。更换角膜后,90%的人都可以再次恢复光明。

  随着科技的发展,急需要解决角膜的另一种来源。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部署下。燕京清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人工角膜,正式迎来首例人体临床实验。请看前方记者带来的报道。”

  李浩看到节目的背景图片给生物公司一个大特写。这样他就满足了,毕竟央视的节目主要宣传不在这方面。

  画面中的第一个内容是杜先宇教授站在仿生晶体的培养罐前。向他们诉说着仿生晶体培育和加工角膜的过程。和人工角膜具备的特点。

  周云笙奇怪的问道:“浩子,杜教授怎么不在生物实验室,他跑去仿生晶体的工厂干什么?”

  “怎么能让记者去生物实验室,那里面要泄露一点东西,都可能给我们的竞争对手做出提示。为了保密要求,不可能让记者进入生物实验室。”李浩直接解释道。

  他随后说道:“只能让杜先宇教授在仿生晶体工厂接受采访,反正这也是给大众看的,他们又不懂。能看明白大概就行。”

  央视中的画面开始播放人工角膜的加工过程。央视还给了这个全智能生产线几个特写。

  特别是被玻璃管紧密包裹的生产线,还有鹦鹉指挥的各种传送物料的小机器人。

  生物公司的最后一个画面是记者采访生物公司总经理王桐。

  王桐向他介绍人工角膜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同时提到现在公司正在努力和各省市卫计委合作。

  争取人工角膜产品完成临床实验,没检测到问题后,进入医院的统一采购名录和纳入医保。

  之后央视的镜头就转向雨笙医院。央视记者采访眼科主任聂正博。

  聂正博在手术之前,自信的说道:“通过我的经验观察,人工角膜构造的很巧妙,从它各种微结构来看和真实的角膜一模一样。

  每个患者的角膜都是不同,但根据专业的仪器,可以为患者个性化定制属于个人的角膜。

  我很有信心在患者移植成功后,恢复光明。”

  最后画面就拍摄几个患者的手术过程。李浩终于看到接受人工角膜的人是一男一女,一个小女孩。

  要是开始介绍患者的信息,男的是一个建筑工程师,由于外伤造成角膜损伤。女的是由于微整形,造成角膜感染进而引起失明。那个小女孩是由于天生角膜畸形而失明。

  手术的过程虽然没有血腥画面。但央视也播放的画面也进行模糊处理。只能看到无影灯下手术刀的动作

  请收藏:https://m.zao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