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0章 项目稳步开展_科技翻译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领的材料与化学实验室成员。

  研发设备的工程师主要是孙凯负责的电子公司职工。

  李浩直接找到光刻机项目的负责人孙凯。任命他来当负责人,主要是光刻机是一台复杂的机器。

  像郭建濯,何万明他们搞定材料之后,就不会再关注光刻机是怎么制造。

  李浩来到孙凯的办公室,看到他正坐在电脑前,不断的查看着资料。

  孙凯看到李浩进来后,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恭敬的对李浩说道:“李总,你来实验室有什么事情。”

  李浩没拿出来技术,而是向孙凯问道:“光刻机项目现在进展怎么样?中科院支援的专家,在我们这里工作顺利吗?”

  孙凯立刻回复道:“现在光刻机项目稳定前进,还没有遇到重大的难关。现在遇到的技术问题,我们都能解决。

  整个项目的人员还处在磨合阶段,就是有人工智能分配每个人的任务。但一些协同工作,进展还是很慢,需要他们慢慢熟悉配合。

  中科院支援我们的专家,合淝那几个就是来学习的,他们非常好学打打下手还行。

  沪市那几位搞材料的开始迷上科研辅助系统,一直在系统内研发新的材料,现在还没有收获。

  风凤逢这个女人水平很高,现在已经基本解决光刻机芯片传送问题。

  最令我们惊喜的就是天珒来的朱二毛大爷,这位老专家理论水平不太好,但实验操作真是强。

  我让好多理论丰富的工程师辅助他,他们用土方法配合现在的科技理论,已经搞出光刻机很困难的定位系统。

  虽然这个系统很粗糙,但经过工程师优化之后,应该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李浩听着的同时不住点头,他赞许道:“光刻机项目你们搞的有声有色,这样就很不错了。

  我们和清华大学王容哲教授联系的怎么样。”

  孙凯无奈的说道:“王教授一门心思都在他的碳基芯片上。对我们光刻机项目只有要求,他的要求大多数还太难实现。

  主要是对光源的要求极高,既要穿透力强的激光。它作用在芯片上还要柔和,加工用时必须控制在七个碳原子振荡周期之内。

  就是何万明院士对这个要求都束手无策,实在是要求太高了。现在所有激光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李浩露出笑容,他双手在空中画一个图案。只看到虚拟光幕立刻显示在他的身前。

  上面显示出一个激光发射器,它发出激光的指标和王容哲教授需要的激光完全相同。

  孙凯看到这个情况,他瞪大眼睛说道:“李总,最困难的光刻机光源部分,你竟然悄悄解决了。”

  李浩笑着说道:“这也是赶巧了,我用科研辅助系统计算,无聊时看到窗外的彩虹。突然想到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

  我就在想光既然可以互相融合,那么激光也一定可以。

  通过科研辅助系统进行数十亿次的运算,再加上我在实验室中不断的实验校正数据。

  还算幸运,真的研发出这种可以互相叠加的特殊激光。”

  孙凯查看这个技术,激动的手都在颤抖,惊喜的说道:“有了这项技术,我们光刻机几项核心科技都有了突破。

  我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能完成光刻机项目。”

  李浩对他鼓励道:“不要怕花费资金,要克服所有困难。尽量研制出高性能的光刻机,这可是我们公司的争气机。”

  请收藏:https://m.zao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