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七章 粮价风波_大唐:李世民是我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弘智。

  左右这两天没事,李佑打算亲自跑一趟州衙,去见一见自家舅父,也顺道了解这齐州治理情况。

  ……

  长安城里,那些整日忧心天下的大老爷们,最近最关心的便是两件事。

  一者,西线战事紧锣密鼓,侯君集带兵直取高昌,朝堂里都很关心战况。

  二者,便是太子李承乾的最终结局。

  李承乾为陛下所不喜,这如今已不是秘密。

  京里已有传闻,说陛下打算于下次祭天之时,正式废除其太子之位。

  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已有愈演愈烈之势。

  而近来又一位大人物的回京,将这事推向了高潮。

  开国功勋,玄武门首功之人,官拜司空,被封为赵国公的长孙无忌,回京了。

  长孙无忌乃是长孙皇后的兄长,李承乾、李泰等人的亲舅父,同时,也是李世民亲密战友。

  早在前隋末年,长孙无忌便跟着李世民东征西讨,后来在玄武门事变时,正是他力主发动政变,才将李世民扶上了帝位。

  贞观伊始,长孙无忌便坐上了宰辅之位,开府仪同三司。

  贞观七年,李世民又任命其为司空,长孙无忌数次上疏推辞,却都被驳回。

  依李世民的原话,长孙无忌此人,德行、才能、声望,都已臻极点,日后定会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李世民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可想而知,他在朝堂上,有多大的影响力。

  此前,长孙无忌奉天子之令,领了陇右道行军大总管的职务,前往陇右代天巡狩。

  这是大唐的惯例,天子不便出京,但又需要了解各方军事政务,就任命朝堂重臣,或是皇亲贵胄前往视察。

  这一回长孙无忌功成回朝,立即得了李世民的嘉奖赏赐,风头一时无俩。

  之所以说他的回京,与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有莫大的关联,主要还是因为其与李承乾之间的关联。

  两人是实打实的亲甥舅,李承乾在朝中最大的仰仗,便是长孙无忌。

  所以此时,便有朝臣们私下猜测,长孙无忌会不会力劝天子,放弃废储的想法。

  太极宫,御书房外。

  近侍太监王德正一脸恭谨地等候在外,两旁宫人、侍卫都已远离回避。

  殿门紧闭,王德目不斜视,只恭敬地守候着这一道殿门。

  他贵为天子近侍,今日难得地做起了看门人。

  只因今日这道门内,李世民正在会见一位重要朝臣,与他商讨一件事关社稷的大事。

  殿门紧闭,殿内却是一片通明。

  午后的阳光很好,透过敞开的镂空雕窗照进书房。

  李世民安坐书桌之后,正抿嘴思虑。

  而在他对面,宽阔大椅上,正坐着个面容威肃的中年人。

  这中年人一身紫金朝袍,头戴进贤冠,端得是华贵尊荣。

  这人便是长孙无忌。

  “辅机!”

  李世民思虑良久,终是开口了。

  他抬起头,看向长孙无忌,蹙眉道:“你当真认为,太子之位不能妄动?”

  今日两人相聚于此,谈论的话题,正是废储之事。

  长孙无忌身为首相,他既回京,李世民自然要召他进殿,与之商议。

  两人一经接洽,便各自提出主张。

  李世民自然是希望废除太子之位,改立他人。

  而长孙无忌,却是坚定地站在李承乾那边,认定这储君之位乃是国之根本,绝不能轻易变动。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李世民是我爹更新,第一百五十七章粮价风波免费阅读。

  请收藏:https://m.zao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