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二章 初一十五的约定_陛下今日不上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了瑾瑜的种种暗示。

  瑾瑜面前的书停留在这一页已经许久了,玉蘅虽然没从瑾瑜的表情上看到她有什么不妥,但她总感觉气压越来越低。

  她不禁出声打断道:“殿下。”

  瑾瑜回过神来,将手里的书重重的摔在书案上,起身,令玉蘅准备软轿,去香竹雪海。

  “殿下,陛下就要下朝了,不如用过午膳再去竹海?”

  “不必了。陛下最近忙的很,我们午膳自己用便好。”她说完,便不再理会玉蘅,回了寝殿换衣服了。

  她那句陛下忙的很,确实说的很对。

  晏君复自回到甘泉宫里便忙碌了起来。他回来问了瑾瑜的去向,便没再说什么,筹谋起了政事。

  亲政并不是一句敏川郡王晏辰告诉皇帝他不再摄政便可以的。从兵权,财政大权,朝中人心的归拢和民意的归顺,晏君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

  立后和子嗣传承便是归拢人心很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上至臣子下到平民,最关心的问题便是一个政权能不能长久。

  政权的交替带来的永远都是国势动荡和战乱。有战乱便有军队扩充。本应在家共享人伦之乐的青壮年男子便要被迫充军打仗。战乱带来的永远是家庭的破碎,人民的流离失所。除此之外,还有死亡。而且打仗也是一件极其损耗国力的事情。上至朝野,下至民间,都希望能有一个长期稳定,且不昏庸的执政人。

  晏君复是名正言顺的顺位继承人,所以民心这一块,他已经比晏辰得了高分。但若坚持不立后,民心这块便会所损失。

  他虽然内心有千百万个不愿意,这时也不得不低头。

  既然决定了,那便是人选的问题。

  从士族大家之女还是朝中重臣之女挑选,需要细细的考量了。

  由于政权相对稳定,百年来无战乱,所以皇权逐渐集中。士族大家现已不像百年前如此令人忌惮。若百年前,士族嫡女进宫是一定要当皇后的,而且皇帝也愿意拉拢士族。五大士族内部也多有通婚,同仇敌忾,得罪不起。

  但是现在,士族逐渐没落,士族之子除了一个拿得出手的身份,有着大家风范的底蕴教养,和很有钱之外,便没有什么得意之处了。

  从先帝开始,便对朝中的庶族子弟多有扶持。比如尚书仆射陈飏。他以毫无根基的庶族身份,做到百官之首,除了自身的才能之外,少不了先帝的扶持。

  但是,两年前,他从苟婆婆那里确定了一件事情。陈飏是南星人。而且曾被处以过宫刑。

  苟婆婆来北晏之前,也是南星人,是南星有名的医学世家的传人。之所以逃难来北晏是因为曾无意中救过一个被阉割的男子。当时那男子失血过多被苟婆婆相救。但那名男子清醒之后,竟然对苟婆婆一家起了杀意。苟婆婆的丈夫以死拖延,才让苟婆婆带

  请收藏:https://m.zao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