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章 公审诸王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由李世民。

  毫无疑问,乍闻此惨状,李世民惊怒不已,连夜召来王世充,将那一段描述念给王世充听,咬牙切齿,“这可是真的?”

  王世充竟也是惊骇莫名,“这……罪人只知诸多子侄多有作孽,却不想、却不想他们这般没有人性啊”。

  见得李世民怒火中烧,手伏剑柄。

  王世充一脸慌乱,急忙伏地说道:“秦王明鉴,罪人妄图割据洛阳抗拒天兵,又岂会如此自倔坟墓。

  罪人曾在紫薇宫外设置鸣冤鼓,亲自为百姓申冤,小到各州县偷鸡摸狗之事,罪人亦是亲自审理。

  更何况紫薇宫内天才地宝数不胜数,罪人又怎么为了区区财物而囚禁百姓啊,而且那些偏殿罪人从未去过,宫人皆可作证啊”。

  王世充之所以主动献城归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保全性命,不至于像窦建德一样兵败被擒从而陷入被动。

  此刻的王世充恨急了他的那些混账侄子们,若因此事,李世民违背诺言,执意要杀他,王世充那真是百口莫辩。

  听得王世充急切的话语,尽显真实,李世民收敛杀意,王世充确实未曾说谎,如此惨事,王世充顶多是具有失察之罪。

  见得李世民的手移开剑柄,王世充大松一口气,而后忽的想起一事,忙是说道:“秦王,罪人检举黄门侍郎薛德音,先前罪人的军书羽檄皆出自他手,曾命其修书与大唐圣人,那封出言不逊的文书便是薛德音草拟,并非出自罪人之手”。

  听得这事,李世民便是回想起来,李世民平定刘武周,率军东进之后,王世充便派人传来一封“国书”,信中对李渊大加斥责,好一阵痛骂,李渊还曾因此勃然大怒,原来这封文书出自薛德音之手。

  “传令,即可逮捕伪郑黄门侍郎薛德音,无须禀报,就地处死”,李世民当即下令道。

  即便薛德音是薛收的堂兄,与李唐诸多臣子沾亲带故,李世民也是丝毫不能手软,要知道薛德音可是将李渊一阵痛骂,身为人子,李世民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尽快找到薛德音,将其处死,为父亲李渊出一口恶气。

  相信李渊事后“无意间”听到这件事后,也会对李世民的处理方式感到满意,如果李世民对念及薛德音的出身、才能,便对其包庇,那便是落人口实,说严重点便是不孝,李世民不会如此不智。

  见王世充为了活命,无耻到检举自己的臣子,李世民也是对其放宽戒心,命人将其带下去关押,同时连夜传令,即刻看押伪郑上下官吏,明日午时在洛阳街头进行公审。

  听得这个消息,一夜之间,竟是足有二三十余人在夜间自尽,这二三十人一定是平日里坏事做尽,知晓明日公审不会有好下场,未免受辱,提前自尽。

  李世民得知消息后,很是愤怒,命人严加看管,让这群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自尽,真是便宜他们了。

  翌日,李世民率军进驻洛阳城,见得萧条的东都,李世民甚是感慨,昔日的东都洛阳,在李世民的印象中人声鼎沸,极其繁华,一场战乱,竟是惊得百姓闭门不出。

  入城后,李世民并未查看府库,也并未进入紫薇宫,而是径直来到洛阳东市。

  请收藏:https://m.zao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