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3章 陕东道黜陟大使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张阿难一怔,继而连忙前往太极宫拟旨,并通传三省。

  黜陟大使,这个本该出现在贞观八年的官职,现在由于高冲的原因提前出现,尽管这是一个临时差遣,但是顾名思义,其权力甚大,对于地方的不法官吏来说,可谓是是大难临头。

  据《新唐书》载:“黜陟使掌察所部善恶,举大纲,巡省天下诸州,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

  可见黜陟使的职责便是“察善恶,举大纲”,即对地方的吏治进行监督,其职权包括但不限于安抚使、巡察使的职责。

  这用后世的话来说便是跨行政区监察,对地方官吏极具威慑力。

  在这个特殊时期,李世民派出他的心腹,以提调刑狱之名巡察诸州,这用意很是明显,其用意便在于一个“抚”字。

  高冲同样领悟到李世民的意思,既要好名声,也要整肃诸州吏治,同时对于建成党羽能招抚则招抚,对于那些不能招抚的顽固分子,便可以便宜行事了。

  陕东道,便是整个函谷关以东,包括中原、河北等地,广义上来说,囊括整个黄河以东地区,笼统一点便是窦建德和王世充的地盘总和,治所设在东都洛阳。

  李世民没有登储时,便是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如果争储失败,李世民会到洛阳的话,那便是占据大唐半壁江山。

  现在李世民入主东宫,身为储君,卸任一切官职,陕东道大行台暂无尚书令,拜蒋国公屈突通为陕东道大行台左仆射,镇守洛阳。

  由此可见,高冲这个陕东道黜陟大使的职权之广。

  翌日,当政事堂的相公们上值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处理昨夜李世民的旨意。

  如此大权,便这般授予高冲,这让作为首辅的封德彝心里隐隐有些不快。

  看一眼面无表情的高君雅,封德彝长叹一声。

  “若太子有意巡查诸州,大可以授予安抚使亦或巡查使,这新设的黜陟使竟可以督察官吏,便宜行事,历朝历代,从无这个差遣,冒然开此先例,是否有些不妥啊?”

  众人听的这话,心里各自盘算,须发皆白的高士廉和善笑道:“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此差遣仅为临时设置,过后即撤,无妨无妨”。

  封德彝微微颔首,似乎是赞同这个说法,只是眉头一蹙,继续说道:“高攸之确实是功勋卓著,乃一时俊杰,只是年龄尚小,若是巡查诸州,唯恐地方不服啊”。

  中书令宇文士及闻言捻须笑道:“不服?那岂不是更简单了,也省得逐一巡查了。高攸之代天巡狩,不服高攸之便是不服朝廷,换而言之,便是不服太子殿下了”。

  这话一出,封德彝脸色一变,直说道:“既如此,门下发旨吧”。

  宇文士及果然有手段,这一番话直接堵死封德彝,不服高攸之担任黜陟使就是不服朝廷,也就是不服李世民,那便是需要“处理”的人。

  封德彝好不容易在长林门兵变之时及时投靠李世民,抛却脸面来阿谀奉承,这才得以坐稳首辅之位,若是担上这么一顶帽子,那等李世民御极,他就该“被”致仕了。

  封德彝今年不过五十九岁,好不容易做到尚书右仆射,他还想再拜相十年呢。

  请收藏:https://m.zao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