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6章 封德彝急了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办即可”。

  杨恭仁眉头一皱,“无妨,本官既在此处,便由本官代办吧”。

  封德彝一顿,只是摆手笑道:“无甚大事,只是府中一名家仆逃亡,左右无事,路过贵司,便来告知一声,请务必将此獠捉拿”。

  “好胆”,杨恭仁皱眉道:“家仆竟敢逃亡,还请封相公将其身契给我,只要他还在京畿,必将其缉回”。

  封德彝不疑有他,直接从怀中掏出杨阿强的身契,递给杨恭仁,他也知道杨恭如的秉性刚正,办事勤勉。

  “此事便拜托恭仁了”,封德彝叉手说道:“回头英雄阁上设宴相谢”。

  见封德彝离去,杨恭仁眉头紧蹙,打开身契看罢,便是呢喃道:“杨阿强……”。

  正在这时,衙役来报:吏部杨侍郎求见。

  杨恭仁回过神来,“请入后堂”。

  后堂,杨恭仁躺坐在榻上,皱眉沉思。

  不多时一名身穿紫色官服的中年人大步进来。

  见杨恭仁如此惬意,那中年人不由得失笑道:“我在吏部为侄儿辛苦谋划,兄长你在此倒是好生惬意”。

  这人身着紫袍,便是位列四品,正是吏部侍郎杨师道。

  “景猷啊,你来的正好,看看这个”,杨恭仁从案桌上拿起杨阿强的身契递给杨师道。

  杨师道,字景猷,乃是杨恭仁的七弟,这个七弟是嫡亲七弟。

  前隋观王杨雄生有七子,长子便是杨恭仁,名声最大。

  次子杨綝,前隋时官拜淮南太守,杨玄感起兵造反,因跟杨玄感交好,受到杨广猜忌,惊惧病亡。

  三子杨续,现为郿县县令,后来这个杨续官升郓州刺史,两个孙子杨执柔和杨执一官运亨通,赫赫有名。

  四子杨演,这人平平无奇,但他的长子杨思玄官至吏部侍郎,次子杨思敬官至礼部尚书,尚长广公主。

  五子杨纲,爵封平阿郡公。

  六子杨恭道,有一女嫁给李世民为妾,也就是后来的杨婕妤。

  七子便是这个杨师道。

  杨雄七子,最出名的便是大郎杨恭仁和七郎杨师道

  杨师道尚桂阳公主,武德四年,官拜灵州总管,镇守北疆,期间多次击败突厥南侵。

  武德七年,庆州都督杨文干谋反后,李渊在坊州惊惧不已,命灵州都督杨师道和左武卫将军钱九陇讨伐。

  但当时的杨文干暗中得到太子党人的支持,物资充盈,固守城池,致使杨师道无功而返。

  可是天意使其立功,突厥趁机侵扰原州,宁州刺史鹿大师率军阻击,杨师道见机行事,领军直入大木根山,断其后路,将这一股突厥游骑拦截在大唐境内。

  杨师道因此立功,召回朝中,担任吏部侍郎,爵封安德郡公。

  由此可见杨师道并非是庸人,允文允武,后来更是多次拜相。

  杨师道接过这一张身契,眉头紧蹙:“杨阿强?”。

  “封伦家中的奴仆逃亡,他托我追捕……

  请收藏:https://m.zao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