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的问题与对策_【那个叫夏可以的女人】 2012年夏我和三个熟女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同时,在政府、社会、人民多方共同参与下,利用农业创新技术代替传统、低效的农业技术也同样必要。《粮食法》进行了修改完善,规定了节约减损的措施和制度;明确了粮食节约减损制度,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粮食节约减损。另外,加强教育,让全社会把粮食作为一种“紧缺的资源”来珍惜,从减损中“增产”。

  保护生态资源,合理转变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发展的首要条件是耕地和水资源,必须加强对要素资源的保护。同时,利用现代科技,合理转变传统粮食生产方式,将追求粮食产量和注重粮食质量有机结合,多个角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主粮种植面积。此外,工商资本对农民要形成带动、辐射效应,避免挤出效应的出现,使工商资本能够流入到农业生产中最薄弱环节中去。

  利用科技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问题关键在于科技。加强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动力的主导作用,以满足国民粮食需求为核心要点,加上粮食科技工作者的紧紧依存,对准聚焦保障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等需求,攻克绿色生态储粮、粮情监测预警和信息技术运用等多重科技难题,努力提升粮食产业现代化水平,才能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黎东升,曾靖.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J].农业经济问题,2015(05)

  [2]蒋霞.我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4(08)

  [3]张凤.中国粮食安全挑战与出路[J].商,2014(19)

  [4]韩立民,李大海.“蓝色粮仓”: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保障[J].农业经济问题,2015(01)

  [5]张元红,刘长全,国鲁来.中国粮食安全状况评价与战略思考[J].中国农村观察,2015(01)

  (作者单位:1.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2.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请收藏:https://m.zao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