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4章:半导体发展计划!_刚重生,被四个暴躁大舅哥锤爆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他怎么可能不了解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情况,事实上周扬不仅了解,甚至于他还经历了我国半导体产业没落之后的黑暗,并亲眼目睹了我国是如何被欧美日韩在半导体产业卡脖子。

  事实上,不同于其它从废墟中建立的产业,我国的半导体行业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落后的,甚至于我们在这一行业曾几乎实现了“超英赶美”。

  我国电子工业发展,起步于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当时为解决军队电子通信问题,国家成立电信工业管理局,并在酒仙桥筹建京城电子管厂(即现在的京东方),由民主德国提供技术援助。

  当时该厂总投资1亿元,年产1220万只电子管,是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

  除此之外,酒仙桥还建起了规模庞大的电机总厂、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京城有线电厂、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等单位,整体实力非常的雄厚。

  再后来国家提出“向科学进军”,并制定科技发展12年规划,将电子工业列为重点发展目标。为了支持电子工业的发展,政策、财政、教育等方面的力量集中向这一领域汇集。

  比如说,培养电子工业人才,教育部集中全国五所大学的科研资源,在京城大学甚至于专门设立半导体专业,千禧年之前我国半导体产业几乎全部的顶尖人才,都来自这个学校。

  正是在这种力度的支持下,我国的电子工业在短短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变化,各个耳熟能详的科研单位和大型电子厂拔地而起。

  比如说,在1958年沪城组建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及沪城元件五厂、沪城电子管厂、沪城无线电十四厂等企业。

  1960年科学院成立半导体研究所,同年组建冀北半导体研究所(现为中电集团第13所),进行工业技术攻关,随后又组建全国半导体测试中心。

  即便是在那个特殊时期,各行各业都受到极大地影响,甚至于衰退的时候,我国电子工业却依旧得到快速发展。

  在此期间,京城酒仙桥电子工业区基本成型。电子工业开始与纺织、印染、钢铁等行业结合,实现自动化生产。

  接着,京城组建国营东光电工厂(878厂),沪城组建无线电十九厂,至1970年建成投产,形成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中的“南北两霸”。

  其中京城878厂主要生产ttu电路、cmos钟表电路及a/d转换电路。沪城无线电19厂,主要生产ttl、htl数字集成电路,是国内最早生产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的专业工厂。

  与此同时,我国在半导体产业的研究上也是成果频出,硕果累累。

  先是沪城无线电十四厂首家制成p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路,拉开了我国发展mos集

  请收藏:https://m.zao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