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八章 稻草人_随身山河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开始以一组约六只地出现,然后集结至20至30只的吵喧大群组,还有就是它们每晚都会习惯性地飞返同一个地方,因此对民居造成很大困扰。以稻草为之。故名“稻草人”。

  小时候,楚家强等人就听刘老师讲过一个有关稻草人的故事。

  传闻,三国时期,孔明草船借箭。很多人会疑惑,那时候用的是木船,怎么会叫草船。其实这就跟上面的稻草人有关,他让人制作了许多稻草制作的人,穿上军装,站立穿的四周。

  第二天清晨,一个渔夫到江中打渔。正巧捕鱼到此,钩绳摇动,铜铃响亮,传来有鱼上钩的信号,渔翁急忙收钩,手头感到沉重,心想:定是一头大鱼,渔翁喜出望外作好了捕大鱼的准备,浮标渐渐收近,大雾也已散尽,渔翁定睛一看。不想浮标铃上挂到一个漂浮的死人。

  渔翁感到忌讳,他欢喜劲荡然无存,硬着头皮收到船边,再仔细一看,不是死人是一个十分精制的草人,头戴皮盔,身穿皮甲,如同真一般,真能逗人喜爱。渔翁把草人挠到船舱,发现草人身上还钉着二十只狼牙箭,渔翁将草人一收好,十分珍惜地藏进小船暗舱里。

  这位渔翁是荆州的农民,他冬闲捕鱼,农忙种地,到了农忙季节,他就回到家中,把那个喜爱的草人也带到家里,全家人看了又惊奇又喜欢。

  从草人第一天到渔翁家里,奇事就发生了。原来渔翁家里有很多老鼠,平常连猫都不怕,白天有鼠跑,闹得不安宁。可是这夜,老鼠绝了踪影,全家人过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家昊人都又惊喜又感叹,都猜想定是这草人的威力。

  到了清明谷雨的落种季节,下到田里的谷种,田鼠要来吃,麻雀要来啄,渔翁感到无法,突然想到了草人,渔翁把草人搬到育种地。灵得很!草人在田里一站,田鼠不来了,鸟雀飞走了,种苗长得整齐茁壮。

  这个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农村,农民们都依照在田间扎上草人,后来发展到收获季节,为防鼠防鸟也扎上草人,此办法真有很好的效验,所以流传到如今。

  他们制作的稻草人根本没有意思震慑作用,一些麻雀甚至还停在那“稻草人”肩上东张西望,搞得那些人灰头灰脸,尴尬不已。

  楚家强看不过去,他自己动手做一个。这玩意农民经常制作,很简单,对楚家强来说简直就是手到擒来。

  首先,楚家强用两根木棍钉成一个十字架。这是稻草人的骨架,也是基础。接下来,就是在骨架上面用稻草捆绑,将大致的形状弄出来。最后就是搞一件破衣服过来,给稻草人穿衣带帽。很快,一个惟妙惟肖的稻草人出现,让不少人敬佩不已。

  “老村,你这稻草人看起来怎么好像断臂一样,有作用吗?”一个游客疑问道。他看见稻草人的“手臂”太短,穿上衣服后,衣袖有一部分下垂,随风飘荡,还真像断了手臂一样。

  “呵呵!这是故意要做成这样的。衣袖随风飘动,才能给破坏庄稼的鸟类震慑作用。不然,稻草人一动不动,很快就会被小鸟识破。”楚家强笑道。

  “好像是这个道理。”其他人点头道。

  “为了对鸟类更加震慑,有人还在稻草人身上挂着小铃铛,风一吹,铃铛就会响。”有个游客跟大家解释道。(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zao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