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5章 颠覆性写作(求订阅)_文坛救世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很漫长,现在可以慢慢播下种子,再等一段时间来收获,反正作品摆在那边又没人能抢走!

  ……

  杨轩琮在燕京大学放寒假之后就一直赋闲在家,老伴儿每天出去跳广场舞,自己则是呆在家里看书,偶尔给正在上三年级的小孙子讲点寒假作业上面的问题。

  作为一名已经退休的大学教授,杨轩琮的业余生活听起来很是无聊,但他却没有任何怨念,反而乐在其中。

  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学生成才,那就是他最大的乐趣!

  这不,庸庸碌碌好几届之后总算是有个靠谱点的学生了,杨轩琮从开学起就一直注意着张楚这个名气很大的学生。

  最初他还以为这孩子要长期缺课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结果倒是发现跟普通学生没什么区别。

  这时候杨轩琮又想起了自己收到的那篇文章,“这孩子竟然把历史跟文学联系起来,脑袋也太灵活了些。”

  活了大半辈子,杨轩琮在看到《万历十五年》之后才知道了,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看待,这样书写。

  这种影响对他来说,是革命性的和颠覆性的!

  在张楚之前从来没有类似的作品,这就有点像当年港台武侠对中国通俗文学界的冲击,也像香江歌后邓丽君对中国流行歌曲的冲击一样。

  当然,对历史具体的讨论,对一些结论和描述方式有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因为历史很难有一致意见,看历史的角度不同、掌握的材料不同、立场和出发点不同都有可能影响历史叙事,有争议是正常的。

  但不管史学家、历史专家是否接受,《万历十五年》都将是一股新风,对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的影响是绝对的。

  史学界总会存在不同流派、不同性格、不同阅读习惯的人,有这种争议是正常的

  杨轩琮是个思想很开明的人,他认为历史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标准,没有非此即彼,还是要看写作者的水平高低,不是写的轻松就不好,写的学术就好!

  科教频道大概是他们这些小众类的研究或者专家能登上的比较大的舞台,平时杨轩琮一直也都有关注。

  如今看电视却发现了这样的事情,这让他大冒肝火!

  “这周云深是什么人,居然有资格得意洋洋的批评别人。”

  张楚的那篇《万历十五年》可是被自己发到了真正的历史研究群里面,得到了许许多多老友认可的作品。

  就算是杨轩琮都知道,这人连张楚的作品都没有看过,如果是看过张楚作品的人绝不会轻易说出那种话来!

  想要借助踩张楚而出名的做法,已经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杨轩琮走到自家的书房里面,他拿起手机拨通了张楚的电话,安慰起来。

  “喂,是张楚同学吗?”

  那边正在电脑面前翻阅史书的张楚对着手机说道:“是我,杨教授您找我有事儿吗?”

  “没什么大事儿,我刚巧在电视上看到了周云深的采访。他说的都是屁话,你别忘心里去。那家伙哪里懂什么是历史写作,以为写过一两本书就能充专家了。”

  张楚呆愣愣的,这还是第一次听见教授冒脏话,回答道:“没事,本来我也没把他放在心中。还是以前说过的那句老话,批评我的人多了,他周云深根本算不了什么。”

  杨轩琮闻言忍不住笑起来,夸赞道:“就要保证这样的心态,你放心写作,其余事情交给我就好!”

  请收藏:https://m.zao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