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7章:云中鹤破纪录!井中月分娩!_史上第一密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世界的科举考试和中国古代大致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

  唐朝的科举大致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但是还细分了很多科,比如明算,明法等等,颇有专业色彩。

  尤其明经科,简直是地狱级难度,不但要死记硬背,把所有要考的书籍全部背下来,还要写时务策,还有经义解读之类。

  宋朝的科举考试,差不多算是自由度最高的,死记硬背的内容几乎都不考了,甚至连诗赋也取消了,只有时政问答,再从四书五经中挑出一句话,写一篇文章即可。

  而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则是自由度最低的了。要求考生写文章的时候严格按照要求来。对文章的字数、句子长短,每一句的声调等等都有严格要求,八股文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而云中鹤此时处于这个世界的科举考试,依旧是采取大夏帝国几百年前的制度。

  算是唐朝时期明经科和进士科的结合,但又没有那么细分。

  第一天靠帖文和经义,成绩占比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什么是帖文和经义呢?

  就是死记硬背,所谓的帖文就是填空题。

  随便摘取四书五经的随便一段话,摘掉几个字,让你填写上去。

  又或者写出一段话,问你出自那本书的那一部分。

  看上去好像很简单是吗?

  但是四书五经总共加上去,整整几十万字呢。

  你以为光考四书五经就行了吗?不是这样的,帖文的考试内容每一次都在增加。

  帝国出了某个伟大的皇帝,他总要写一本书吧,总要留下什么不朽著作吧?

  比如南周帝国的太上皇,牛逼不?牛逼。

  他快要退位的时候,就写了一本《南天录》,字数不多,九万多字。

  如今万允皇帝上位了,也要写一本书吧,《北语》,字数不多,十一万。

  太上皇天衍皇帝在位的时候,正是南周帝国中兴,并且快速崛起的时候,征战南蛮,为帝国扩张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

  而这本《南天录》写的便是这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风土人情,最重要的是多少多少年之前,我们的人民就曾经在那里生活过了,所以我们南周帝国打下这片疆土是天经地义的。

  所谓自古以来这便是我们祖宗的土地,我大周只是拿回来了而已。

  为了彻底占领这片土地,天衍皇帝就要写成一本书告诉整个天下,这是一片什么土地,有什么故事,就是要让天下万民对这片新土地产生热爱,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且愿意付出生命去保护这片疆土。

  意义重大不重大?当然重大。

  有了这本书,我们就拥有了征战并且占领南蛮这片土地的大义了啊。

  所以,科举考试当然要考。

  如今万允帝登基了,转变了帝国战略,从南下转为北上,要去参加天下争霸了。

  那么这本《北语》,就是说北伐的意义

  请收藏:https://m.zao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