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2章 五大优势_大周内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来他没少看《大周日报》,平时又经常听皇帝说话,对于经济学这一套,虽然不懂理论,却已经懂得应用。

  李自成还有第三个办法,驿站实行承包制,自负盈亏。

  驿站花费巨大,原因是只有支出,没有收益。现在你承担快递的业务,替人家运送货物和信件,那就等于有了收入。与此同时,有人住店要收费,有人吃饭要收费,租赁车马更要收费,这些都是收入。

  李自成认为,朝廷可以定一个标准,根据驿站的规模和客流量划分不同等级,每个等级拨付不同的款项,欠缺的部分由驿站自行赚取。

  驿站的活多,赚的钱多,便可以发的多。如果不干活,没人光顾,只靠朝廷拨付的这点,那就生活的寒酸点。

  随着时间推进,朝廷可以逐年递减拨付的钱粮,最终实现多数驿站的……

  公孙剑提醒道:“收支平衡!”

  是的,不止是收支平衡。小的测算过,几乎所有驿站都设在官道旁边,要么就是入城后最显眼的位置,如果敞开面对所有百姓,只要价格合理,客流量会非常大,每年都可以赚大笔的银子,到时便可以按比例向朝廷缴税。

  公孙剑问:“还有吗?”

  李自成笑了,有一种早知道你会问的神秘感。

  “哪怕驿站不赚钱,大周朝廷需要驿站。”

  公孙剑懂他的意思,所谓朝廷法令,其实只能下发到县令一级,再朝下几乎没有太大的约束力,大周朝的各地基本还是乡绅自治,有决议不断的才会去县衙告状。

  那么,驿站就起到了朝廷驻地方基层办事处的职能,如果说官府层面像是一条大动脉,那么驿站就是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看起来不重要,似乎破了也只是流点血,过会自己会愈合,完全动摇不了国家的统治。其实,毛细血管才能通往身体的各个角落,才能让一个人感觉到心脏跳动的节奏。

  大周朝要想将视角遍及各个乡村,唯有驿站一种途径。

  换句话说,大周朝的长治久安,最根本的层级不是县衙,不是乡绅,而是遍布各处的驿站。

  从这个角度来说,驿站非但不能裁撤,反而应该加强。

  只要运用得当,驿站将是朝廷维持稳固统治的基石。

  话说到这里,公孙剑对平时沉默寡言的李自成刮目相看,甚至有了放他出去大展拳脚的想法。

  刘文炳好说歹说,总算让皇帝“淡忘”黄丙才的事情。

  他能看出来,皇帝对黄丙才的父亲黄立极不满意,极有可能在近期更换内阁首辅的人选。

  皇帝之所以还在迟疑,大概源于没有太合适的接替人选。

  按理说袁可立挺合适,可是辽东同样需要他,在女真人被剿灭之前,袁可立的位置暂时动不了。

  ?小承宗有大才,可他向来是有派系的,有一帮子走的很近的人,而皇帝不喜欢别

  请收藏:https://m.zao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