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解读《卖花女》和《窈窕淑女》的不同结局_【那个叫夏可以的女人】 2012年夏我和三个熟女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抗,同时展示萧伯纳推崇女性,为女性争取更多权益的决心。萧伯纳本人是一位女性运动的支持者,其宗教理论“创造进化论”尤为推崇女性。

  “创造进化论”的本质是生命力在永远地、努力地使一切生物向前进化,使之达到完美;人类并非生命力的最终目标,其最终目标是“超人,然后是天使,接下来是大天使,最终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神”。[3]有别于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論。萧伯纳认为人类的意志可以控制进化的方向,而不是让自然来选择。同时,创造进化论指出,“女性是优于男性的”:女性是生命的产生者和承载者,而男性只是在其中充当工具的作用。他在《回到马修时代》中写道,“人类的第一人是女性祖先李莉斯,人类的第一个男性祖先亚当是李莉斯所生”[4],同样反映出萧伯纳认为男性优于女性。

  因此,萧伯纳在《卖花女》中突出伊莉莎“女超人”的思想,使其意识觉醒,反抗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父权制以及虚伪的资产阶级。虽然伊莉莎是由息金斯改造的,但他只为满足他的私欲,并没有为伊莉莎考虑以后的出路。为了彰显伊莉莎的独立意识,萧伯纳安排她离开息金斯的结局,抨击息金斯的自私自利,突出伊莉莎的独立成长。

  音乐剧《窈窕淑女》中则未过多体现伊莉莎的独立意识。结局安排伊莉莎回到息金斯的身边,继续帮他拿鞋子,继续提醒他工作日程:展示的是两人之间的相互依附。换言之,这个结局的设置也是在给息金斯改正的机会,期待在以后的相处过程中,伊莉莎会用她的真挚慢慢感化息金斯,让他能够冲破父权制的思想,尊重、爱护女性。

  四、革命与妥协的对立

  萧伯纳不仅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也是一位费边社会主义者。因此,从费边社会主义视角,可以解读出《卖花女》和《窈窕淑女》不同结局中所蕴含着革命与妥协的对立。首先,简单阐述一下费边社会主义思想。

  萧伯纳作为社会运动的活跃分子,在1884年创立费边社:一个资产阶级改良团体,试图通过大规模的劝说和教育体制让英国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形成了费边社会主义,简称费边主义。他所领导的社会主义改良团体“费边社”甚至还倡导支付家庭妇女们从事家务劳动的报酬。[5]但恩格斯曾评价说,“费边社会主义的根本要害,就是害怕革命,这就是他们的基本原则”。[6]萧伯纳所宣扬的费边主义虽然有要求改变资本主义弊端的想法,但其缺乏实干型,反对激进的暴力革命,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他所给出的《卖花女》结局同样兼具革命性和妥协性。一方面,伊莉莎离开息

  请收藏:https://m.zao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